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二)

     

 

    第二,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改变不了自身最终灭亡的命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有了迅速发展,社会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劳资矛盾也趋于缓和。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科技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本世纪50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以微电子技术、新型材料、光导、核能、航天技术、生物、海洋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影响最大的一次科技革命,其范围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程度,都超过前两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使工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而生产同样产品的消耗的能源、原材料大幅度下降。劳动生产率成倍提高后,既可以使资本家取得高额利润,又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人工资,从而扩大了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二是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行了一些自我改革。由于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及其成果的广泛应用,带来生产力更高程度的社会化,要求生产资料在全社会范围内更加集中,要求建立更大规模的企业和从总体上调整国民经济结构,要求社会从各方面提供现代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各种基础设施。因此,战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调整了生产关系,由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转变。资产阶级政府同私人垄断资本结合在一起,担负起调节经济运行的职能,国家调节下的市场机制成为普遍形式。由于国家调节的加强,使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有所缓和,这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三是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对殖民地的剥削方式,推行他们的经济全球化战略,带动了资本的国际循环与周转,为西方战后的繁荣与发展带来了机遇。二战后,殖民地国家人民纷纷要求独立,开展了民族解放运动。一开始宗主国是坚决镇压,镇压受挫后,他们为了开拓国际市场和发展资本国际循环的需要,转而向这些国家实行投资和技术输出。这种商品输出特别是资本输出的剥削,代替了过去那种洋枪洋炮的掠夺,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赚的钱更多了,财富更向它们集中了。

    但是,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表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已经消除。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继续深化,不过其表现形式有了变化。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前景、命运,还要从分析这个基本矛盾入手,用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点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代替。当代西方国家所采取的经济调节和社会改良措施,虽然起到缓解矛盾的作用,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相反,这些措施使生产过剩的因素积累起来,必然为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和更严重的经济危机埋下隐患。战后依然发生了四次世界性经济危机,1957-1958年、1973-1975年、l979-1982年和1990-1993,工人失业和企业破产数量均创战后最后记录。在今日西方国家,结构性失业增加,贫富差别悬殊,精神危机和社会病态十分严重。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各国经济实力的彼消此长,使它们争夺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的斗争更为激烈。西方国家通过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策划局部战争等办法,掠夺和侵犯发展中国家,致使发展中国家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日趋加深,这些都表明现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正在日趋尖锐化。

    ??新的科技革命也不能使资本主义“回春”。尽管新技术革命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但从更长的历史时期看,它标志着资本主义的没落和社会主义的兴起。科学技术革命导致的高新技术产业、信息化等进一步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当生产的社会化已扩展到世界范围因而出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向时,由少数人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显得多么狭小、陈旧和不合理!可以预言,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更加尖锐化,最终会给社会主义改造提供物质前提,西方国家的科技革命愈发展,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前途愈乐观。

    第三,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二战以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种种原因,暂时渡过了危机。而社会主义国家经过一段辉煌之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经历并且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这种反差使不少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产生了怀疑。如果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完全一致,一切科学便成为多余的了。只有透过现象探寻问题的本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一百多年来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的时候,科学社会主义只是诸多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流派。在社会实践中,科学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发展成为浩荡的社会主义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社会主义运动从最初共产主义者同盟的400余人发展到20世纪初的300多万党员。其间在法国还一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一一巴黎公社。虽然它仅存在了72,却证明了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可能。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出现的一些新情况,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正确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对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进行了科学的分析,阐明了帝国主义阶段无产阶级斗争的特殊规律。在列宁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进行了伟大的十月革命,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社会主义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十月革命的激励下,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在世界各地蓬勃展开。到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先后有十几个国家夺取了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在无产阶级没有夺取政权的国家,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有很大发展,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社会主义的热烈追求。

    进入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主义一方面在原苏联、东欧遭到挫折,另一方面在中国则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我们党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再次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的生命力。只要我们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同时使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到下个世纪中叶,我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也就是说我们将用100年的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用200~300年走完的路程,到那个时候,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将大大增强,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结论将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示。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现实中的社会主义,除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外,还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反复。这些情况表明,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同时又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事业。为什么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曲折和反复?

    从社会发展规律看,任何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当新生的社会制度还比较幼小时,旧制度将会利用自己占据的优势处于进攻态势,其间必然要经过激烈的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用了上千年的时间,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后,都曾经历了多次封建王朝的复辟。在英国,1640年革命后,1660年就出现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来又经过近30年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才得以确立。而且作为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妥协,英国的君主制保留至今。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也经历了三次封建王朝的复辟,用了86年才稳定了局面。总之,从典型的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面现,1871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经过220多年的较量,在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成为定局。可见,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尚且需要经历如此漫长的历史过程,更何况新生的、新型的社会主义要同已高度发展和成熟的资本主义进行较量,必然更加复杂和艰巨。加之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大都是建立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之上,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困难更加突出。面对敌对势力的长期封锁和破坏,加上缺乏经验和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发生缺点错误是难以避免的。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更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曲折和反复。

    从世界范围看,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经济文化、科学技术还在发展,其经济实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强于社会主义。在思想意识领域,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也占有优势。这种有利于资本主义而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客观环境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逐步改变。就我国情况看,建国后经过50年的努力,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但是,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还需要更长更多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既然社会主义是在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中逐步取得胜利的,我们就不能因为一个终将灭亡的社会还处在相对稳定时期,就被发展的渐进性所迷惑;也不能因为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在发展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就被发展的曲折性所困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我们曾一次次地遭受挫折,但却一次次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走出低谷,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开辟更加宽广的道路。巴黎公社失败后不久,便出现了以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纷纷成立为标志的社会主义运动高潮;第二国际破产后,代之而起的是苏维埃社会主义俄国的诞生和第三国际的发展;在列宁主义指引下,二战后又有一系列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还有许多国家宣布以社会主义为自己国家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方兴未艾;50年代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挫折,带来了各社会主义国家陆续出现的改革。今天,我们同样可以相信,社会主义经过目前这次大挫折后,共产党人仍然能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社会主义将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