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指示要求,进一步提升医学院的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提高广大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现制定本《方案》。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和开展全过程就业指导的目的
1、帮助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性质、专业能力要求、专业学习的价值和专业前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特长与潜能、优势与不足,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同时帮助学生学习通用性技能,提高基本素养,提高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和创新等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2、帮助学生认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帮助学生认识职业,根据自身条件、,自身专业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开展职业测评、组织职业咨询、发布职业信息等方式,结合学生的初步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和督促学生自我发展,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创业观和择业观。
3、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决策的修正,帮助学生形成现实而正确的个人职业发展评价,确定合理的职业定位和择业期望标准。帮助学生实现人生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内在统一,鼓励他们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和行业建功立业,完成向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和开展全过程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
根据上述完善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开展全过程就业指导的要求,医学院推出“4+3+3”的方案,即“四个阶段”、“三项重点”、“三次反馈”。首先,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和全过程就业指导分为四个阶段来进行:新生入学一年级、前期学习阶段、后期学习阶段以及毕业班阶段。其次,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和全过程就业指导有三个重点:学生的专业思想、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学生的求职技巧指导。第三,通过不同的阶段的不同侧重点,学生们能够提交一份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认识和理解、一份自己的职业规划以及模拟求职等三次反馈信息。
三、完善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开展全过程就业指导工作的保障措施
1、建立专门的职业发展教育协调和指导机构(医学院级),配备一批具有专业化水平的职业发展专业教师。在院系成立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办公室,配备有一定专业特长的职业发展教育工作的辅导员。
2、设立职业发展教育专项经费, 加强软硬件建设。医学院和各二级学院逐步落实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和全过程就业指导所需的场地、设施。加强相关就业工作人员的指导培训, 配备充足的职业发展教育书籍、教材和培训工具。
3、各学院职业发展教育工作情况纳入学院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对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工作进行测评。根据院系专业特点和行业特征,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所有教师在进行专业教学的同时,都要关心学生的职业发展,并把它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一项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