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药物化学与生物信息学中心主任,兼任宁夏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六盘山区域药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委员,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张健教授主要从事药物设计、药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研究,特别是精准靶标识别和First-in-class原创药物先导发现等方向做出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以通讯作者在包括Nat Chem Biol, Chem等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40余篇。近年来代表性工作包括:(1)发展临床样本靶标识别方法识别抗肿瘤新靶标;(2)发展变构药物设计方法发现多种全新变构活性分子;(3)研发抗肿瘤新靶标首个First-in-class药物先导,如SIRT6激动剂MDL-800、APC/Asef互作抑制剂MAIT-203等,其中12篇ESI Top1%高引论文,4篇Faculty of 1000推荐,引用超1.3万次,H因子为65。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内外专利10项(已转让6项)。
受邀以通讯作者在国际顶尖综述杂志Chem Rev、Chem Soc Rev撰写变构药物机制综述,均作为封面文章重点推荐;受美国化学会旗舰期刊Acc Chem Res特邀回顾申请人10年来引领变构药物设计领域发展的贡献;受Springer-Nature邀请作为主编撰写国际首本变构药物发现专著Protein Allostery in Drug Discovery并参编9本国内外医药专著;现任RSC Med Chem等3种期刊(副)主编及Med Res Rev等5种期刊编委,常年担任Science、Cell等160余种SCI期刊审稿人,欧盟ERC、英国RSC、澳大利亚FWF等10余个国家基金、奖项和Tenure考核国际评审人,先后获美国化学会Excellent Research Advisor、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4)、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中国药学会生物医药创新奖、2017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锐人物、Roche Creative Chemistry Award和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等荣誉,连续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
教学工作中作为指导教师带领大学生获挑战杯全国总决赛特等奖、教育部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特等奖等全国最高奖6项,获Chun-Tsung基金卓越贡献导师奖,上海交通大学优异学士指导教师,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上海交通大学教学特等奖。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上海高校重点创新团队、宁夏自治区创新团队等项目,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多类人才项目、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等会评专家、国家卫健委卫生健康高级人才外聘专家、中国化学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生物信息学等国家行业协会专委会常委及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