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东部战区总医院临床药学科主任周国华教授受邀参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药学院,携手推进临床药学研究与发展

发布日期:2024-07-26

2024年7月26日,东部战区总医院临床药学科主任、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重大慢病管理与精准用药团队核心成员周国华教授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药学院院长、仁济医院药学部主任林厚文教授邀请,来临床药学院交流访问,并于仁济医院临床药学研究中心做了题为《洞察临床需求:探索科研创新的无限可能》的跨学科学术报告。座谈交流会由林厚文院长主持,临床药学院院长助理顾智淳、仁济医院海洋药物研究中心焦伟华、杨帆、仁济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师张弛、王昕等多名青年药学工作者参与了本次交流。

林厚文院长首先对周国华教授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深情回顾了两单位合作交流的历程并表达了对两单位未来长期合作的期待与信心。周国华教授对交医临床药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对仁济医院临床药学研究中心近年来在教学、科研以及新药研发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表示钦佩,特别指出交医临床药学院在临床药学专业的创新实践令人印象深刻,不仅为药学教育开辟了新的视野和思路,也为临床药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期盼全方位加强与交医临床药学院的合作交流。

周国华教授随后对东部战区总医院临床药学科的历史沿革、组织结构和人员组成、并就学科概况和专科特色进行了详细介绍。东部战区总医院临床药学科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定量药理学、药物代谢组学、药物基因组学、全程化药学监护等多个专科特色,在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周国华教授深入探讨了围绕临床问题的精准给药技术创新路径,他从临床问题与科学问题到临床需求与科研需求的双向需求切入,详细阐述了基因精准用药技术的重要价值,并分享了通过采用自研的新技术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特别是研发床旁检测技术的研发上取得系列突破性成果。报告内容引人入胜,为临床精准用药新技术的研发提供了研究思路。

周国华教授表示“临床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临床药学团队要加强与临床各科室融合,以临床实际需求为导向,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技术支持。周国华教授还分享了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科研教学工作的宝贵经验,并强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要将学习研究落在实处,将技术转化为科研成果。交流座谈会后,周国华教授参观了仁济医院癌基因与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药物研究中心以及临床药学研究中心。

此次周国华教授的交流访问,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药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药学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周国华教授团队的合作交流,聚焦临床需求、深入协同创新、锐意开拓进取,进一步推动临床药学学科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重大慢病管理与精准用药团队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药学部林厚文教授、风湿科吕良敬教授、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周国华教授三位博导领衔创建。团队长期致力于重大慢病的循证与精准用药研究,自2010年仁济医院临床药学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历经14年潜心研究与临床实践,先后完成循证用药评价体系建设、集成化精准检测平台构建、合理用药决策系统开发、新药临床定位关键技术开发,并于2021年成立国内首个药学专科联盟——上海市抗凝药师联盟,目前已拓展建成长三角抗凝药师联盟、风湿病管理联盟等。创建了针对风湿免疫、肿瘤、心血管等重大慢病的“精准用药与新药临床定位”技术体系,取得多项创新成果:构建“科学循证-真实创证-规范用证”合理用药体系,完善风湿、肿瘤等慢病循证用药决策证据,应用于全国108家医院,整体提升慢病合理用药水平。创建“床旁检测-精细分型-靶向干预”精准用药体系,研制BRAF突变检测等17个试剂盒,应用于30余家医院,指导40万风湿、肿瘤慢病患者个体化用药。创立“循证指导-药理探索-临床验证”新药临床定位技术体系,精准定位临床适应症并成功上市1.1类风湿病新药,建立临床价值导向药物研发新范式。团队发表Sci Transl Med、Nat Chem Biol、EClinicalMedicine、JAMA Dermatol等论文318篇,主编专著10部,授权发明专利57件,获批新药证书1件、医疗器械注册证17件,制定国家标准2项,获中国医院管理奖金、银奖各一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自然资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召开品牌学术会议200余次,培育长江学者1名、国家杰青2名,国家优青2名。项目第一完成单位仁济医院药学部连续五年获得上海市学科竞争力排名第一,风湿病学科全国排名第三、上海市第一,显著提升了我国慢病精准用药水平!

周国华教授简介:

周国华,东部战区总医院临床药学科主任,主任药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创新争先奖章获得者。现任中国药理学会分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药学会药物基因组学专委会主任委员,曾任江苏省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

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医疗)二等奖4项、华夏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先后获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2项(子课题负责人、研究骨干各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首席负责人、子课题负责人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其它省部级课题5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获得国家新药证书4项。主编专著4部,含Springer英文专著1部,副主编专著1部,撰写英文专章5篇,参编教材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