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是以提高职业女性素质为目标,倡导职业文明为核心,以先进典型为导向的职业女性岗位建功、岗位成才活动。本系女性教师占70%以上,在各种岗位上兢兢业业、踏实奉献,同时也思变创新,为本系的工作作出重要贡献,在校工会和基础医学院党委的建议下, 2015年6月开始申报和创建活动,于今年年初完成,并于2016年3月获得该项殊荣。
本系是以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为主要工作,以现代化的学科管理机制、改革创新的工作方式和严谨踏实的工作,达到卓越医学人才培养和一流医学科学研究的目标。系内借鉴国外管理模式,以海外引进 “研究组长(PI)”为主体建立的各自实验室为单位运行,教学和科研并重相长。
教学中,所有研究组长和研究人员承担医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以创新的整合式课程、中英、中法双语安排主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应用翻转课堂等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上海市教委“教学激励计划”中,在基础医学院21个理论整合课程中,本系有4门课程和4位首席教师参与其中。其中一门课程为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教学牵头人易静老师也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和“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在科研上,本系致力于肿瘤、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等相关的分子细胞生物学问题,隶属教育部“细胞凋亡与分化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肿瘤微环境与炎症”重点实验室,并成为全国同类医学院校中的第一梯队。系内的“蛋白质SUMO化修饰及调控”研究具有鲜明特色,能够主办该领域国际会议。系内PI独立、或与国内外科学家、与临床医生合作开展交叉与整合性研究,发表大量高水平研究论文,获得多项国家和市级重点研究项目资助。其中女性PI、实验室管家、技术人员都发挥着她们自身的特色,以严谨、细致和耐心完成科研和辅助工作。在社会服务上,系内技术平台为高校、医院提供高水平服务,实验室也多次向大、中、小学生和市民开放,承担大学的社会引领角色。在党建工作上,系内党员占50%以上,女性又占党员的70%以上,人员涵盖PI、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博后,在系的各项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紧张的科教工作提供服务,支部也多次被评为培育点支部和示范型支部。
在巾帼文明岗的创建过程中,除了教学、科研和党建外,支部也组织和开展了9项专项工作,包含业务主题活动、学先进、读书活动和公益活动等。与仁济泌尿外科支部的共建活动中,以业务交流为主题,为转化医学、精准治疗等提供思路,也为开展合作研究提供平台。易静老师的解惑答疑活动是“学先进”的主要内容,中青年女性教师、研究生等热烈讨论科教是否相长、家庭事业如何兼顾、理想现实如何平衡、研究需付出的努力和空想的差别,这场对理想、公平、价值、思考与行动的讨论是琐碎工作中一场难得的思想交流和碰撞。蔡蓉老师解读的《生活十讲》是读书活动的序幕,通过她爱书荐书的努力,传达给大家纯净自然的思想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支部也在创建工作中付出了格外的努力,毫无差错的台账记录、创建的网站板块、活动的总结交流和精心准备的各种检查最终使创建活动圆满结束。
综上,本系以“女性的引领、奉献、知性和纯洁”为目标,依靠优质人才、优秀团队和完善管理,也依靠积极向上、热情洋溢和踏实前行的精神创建岗位并成为上海市巾帼文明岗。(撰稿:杨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