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8日,基于DeepSeek的教学创新与实践应用专题培训班(第1期)在医学院顺利举办。此次培训班聚焦国产大语言模型应用软件DeepSeek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吸引了近百名医学教育工作者、医疗人员及相关行业人士参与。
本次培训班课程内容丰富且极具实用性,涵盖了DeepSeek技术在教学与科研领域的多个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连接与对话——认识DeepSeek与初步应用;转换与升级——基于DeepSeek的科研应用与论文撰写;场景与案例——基于DeepSeek的教学场景应用;本地部署——基于DeepSeek的本地部署与知识库建设。

本次培训特别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课程建设负责人余建波老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教育技术中心AIGC应用高级工程师郭政老师担任导师。

在培训过程中,余建波老师讲解了DeepSeek备受关注的原因,详细介绍了连接DeepSeek的多种方式,如直接连接、第三方连接、API引用等。他还分享了基于DeepSeek的“对话”设计以及R1版知识推理对教学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拓展了学员们的视野。之后,围绕DeepSeek如何促进科研模式创新、基于DeepSeek R1 的推理与数据分析、论文撰写与润色以及科研效率提升等方面展开,让学员们看到了DeepSeek在科研领域的巨大潜力。

郭政老师结合实际教学场景如课件、教案、教学设计、题库等,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DeepSeek实现教学场景的创新。从课程教学设计与学情分析,到教学设计、教案设计、课件制作,再到课堂辅助教学、动画设计、数据分析以及脚本设计与视频制作等方面,为学员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和操作思路。在基于DeepSeek的本地部署与知识库建设”课程部分,学员们了解到了教学场景构建知识库的必要性、DeepSeek知识库的智能体设计、本地化部署方法以及工作流设计和知识库的更新维护等重要内容。
培训期间,学员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认真实操,展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课后,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此次培训班让他们对DeepSeek的应用有了全新的认识。课程内容实用性强,为他们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此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医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还推动了DeepSeek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实践,为推动医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有望为医学教育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创新成果。我们将紧密结合人工智能发展新形势下的最新理念、技术和成果,组织和举办高质量、高定制、高精准性的专题培训,助力培养适应新时代医学教育标准要求的优秀教师队伍,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