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了几十年膝盖扭曲无法站立的她,借助附属瑞金医院这项技术重新“走”出人生
2025-07-07 浏览( 来源:瑞金医院 
 撰稿:
 摄影:

“这腿啊,疼得我动一下都是折磨。” 诊室里,65岁的黄阿姨佝偻着背,双手紧紧抓着轮椅把手。幼年时曾做过右膝关节周围截骨术,但术后关节畸形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严重,她的右膝早已扭曲成不自然的弧度,每挪动一步,都疼得额头青筋暴起,她再也不能负重行走,日常活动只能依靠轮椅。过去这些年,黄阿姨跑遍各地医院,得到的答复却总是让人失望:“畸形太严重了,手术难度太大,花费高还不一定能恢复……”

和病友的一次闲聊,听到附属瑞金医院有个新技术,黄阿姨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了附属瑞金医院何川主任医师诊室。评估后,发现黄阿姨右膝关节重度骨关节炎,股骨侧畸形尤其严重,手术矫正难度极高,但使用关节手术机器人系统进行辅助,并采用创新的功能学对线方法能够为她解决目前对生活影响严重的膝关节问题。

随着CT影像导入系统,黄阿姨的膝关节以3D模型的形式“站”在屏幕上。“您看,这里的磨损最严重。”医生指着模型解释,“我们用机器人导航系统做手术,就像给手术装上了‘千里眼’和‘稳准手’,能精准避开重要组织,置换受损关节。”这番专业又通俗的讲解,让忐忑的黄阿姨心中燃起希望。

手术当天,何川医生团队将患者影像数据导入机器人系统,实时显示出膝关节力线矫正情况和周围软组织松紧程度,准确获得正常的下肢力线和最佳的膝关节间隙平衡。在精密的“人机协作”下,每一次微调都精准无误,随后,在机器人系统的机械臂辅助下,团队精准完成截骨操作,成功手术。

术后惊喜来的比想象中快,得益于精准规划和微创机器人手术,黄阿姨术中出血少,软组织松解范围小,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术后第一天,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她就能借助助行器下床锻炼。3个月后复诊,她激动地说:“现在我每天都能遛弯,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

黄阿姨的重获新生,正是源于精准个性化重建技术的保驾护航,没有激烈的“刀光剑影”,却处处藏着科技与医学碰撞的智慧。

复杂髋膝关节疾患精准个性化重建技术,就像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的关节修复方案。借助先进的关节机器人导航系统,医生将患者的CT、MRI影像转化为栩栩如生的3D模型,关节内部的病变、骨骼的细微结构,都能像剥洋葱般层层剖析。通过机器人导航系统,医生能把患者关节的“毛病”看得一清二楚;再结合年龄、身体状况和日常需求,用AI算法规划出最适合的手术方案。

更厉害的是这项技术创新的功能学对线技术。以往医生多凭经验安装假体,而现在,系统会模拟患者走路、蹲起、上下楼梯等日常动作,确保假体安装完全贴合人体力学,不仅降低了术后并发症风险,还能让关节功能恢复到接近健康状态。同时,该技术能加速康复周期,让治疗费用更亲民,保守估计每例患者疗程节省3-6月。

“我们关节外科精准治疗团队已针对关节重建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国产自主化以及AI智能化开展了多项临床试验研究,并成功申请多项专利,希望能不断优化技术,攻克多关节置换难题,推动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升级,帮助更多被关节疾病困扰的患者。”何川医生介绍,这项技术适用于各类复杂髋膝关节疾病患者:无论是因先天畸形饱受折磨的儿童、被风湿性关节炎摧毁关节的中年人,还是因老年退变丧失行动能力的老年人等均可前往门诊进行评估,点亮康复新希望。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海南国际医学中心联动多方,推动骨髓纤维…
  上海纽约大学全球健康公平中心主任Brian …
  致公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委员会仁济支部…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医学院国…
  琼海市委书记、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

科研动态

  授人以渔,国家区域中心建设提高欠发达地…
  Adv Sci | 孙贇教授团队解密子宫腺肌病异…
  Genome Research | 单细胞组学与疾病研究…
  全球健康学院在《柳叶刀》发表评述文章:…
  NCB | 邹强团队等揭示乳酸脱氢酶B促进肿…

菁菁校园

  姜虹教授做客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讲述…
  23级口腔医学5+3班级班导师活动精彩纷呈…
  医学院闵行校区举办“青春同行,医路寻光…
  2024级临五眼视光班举办“开启科创大门”…
  2023级食品卫生与营养班举行“圆桌共话营…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新闻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人工智能…
  【新闻晨报】打造医学AI创新和人才新高地…
  【新华网】上海交大医学院成立医学人工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