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仁济医院让跨越近3700公里的马来西亚“小黄人”宝宝迎来新生
2024-06-04 浏览( 来源:仁济医院 
 撰稿:
 摄影:

  在马来西亚,凯拉就被确诊为胆道闭锁,并在刚刚出生一个多月就接受了肝门-空肠吻合术(葛西手术)。然而,手术后的凯拉却没有好转,肝功能始终不好,发热、黄疸的症状日益严重,营养状况更是堪忧。马来亚大学医学中心肝脏专科的专家们建议,尽快进行肝移植手术以挽救其生命。他们得知了附属仁济医院肝脏移植的良好声誉,寻求帮助。

  “可以做,不过肝移植手术需要尽快!”经过全面评估和讨论,中国工程院院士、仁济医院院长、肝脏外科学科带头人夏强教授给了一家人一颗“定心丸”。这个越洋的手术决定来自于夏强院士的底气,仁济医院肝移植团队已成功完成超过3400例儿童肝移植手术,术后五年生存率高达94%,这一成绩已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不过,对于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来说,出国手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凯拉一家决定通过马来西亚媒体发起募捐活动,筹集手术费用。凯拉的病情迅速引起了全马人民的关注,连马来西亚总理也关注并带头捐款。在短短三天内,凯拉的手术费用便全部筹集完毕,并顺利抵达上海。

  另一边,夏强院士团队也在努力,积极协助凯拉一家完成了亲体捐献伦理审批、签证等相关手续,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抵达上海并入住医院后,仁济医院肝脏外科团队迅速为凯拉和妈妈进行了详尽且全面的术前检查。令人欣慰的是,所有检查结果均符合手术标准。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并经过上海市卫健委上报国家卫健委并获得批准后,活体肝移植手术开启。两台手术同步进行,争分夺秒。手术室内的氛围紧张而有序。手术团队由夏强院士领衔,肝脏外科主任医师罗毅、副主任医师封明轩、主治医师朱建军、杨永康以及住院医师徐东伟、张家旭共同组成。

  一个肝脏供两个人用,这意味着切割变得更精细,主要的管道、细致到部分毛细血管都要保留。肝内有4套管道系统及部分毛细血管,从母亲体内切下后,需要重新植入孩子身上。血管多而复杂,不到两岁的宝宝纤细血管要与母亲肝脏的血管接驳起来,这对手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边,手术团队用先进的腹腔镜技术,成功地为供体获取了肝脏组织。这种微创手术方式使得供体在术后得以迅速恢复,凯拉的母亲在术后次日便能下床活动。

  而在另一手术台上,夏强教授及肝移植团队发现,凯拉的腹腔粘连情况较为严重,手术难度较大。在精细操作下,他们成功地将病肝游离出来,并顺利地将妈妈的供肝植入凯拉体内,实现了血管的成功吻合。

  术中超声检查显示门静脉血流呈现清晰流畅的彩色图像,这一成果令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倍感欣慰,标志着这台高难度的活体肝移植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肝移植医疗团队的精心护理下,凯拉术后恢复迅速。术后第五天,她顺利从ICU转出。出生后,凯拉第一次活泼开朗的样子让一家人倍感惊喜。经过两周的系统治疗,凯拉已经完全康复,并与家人一同顺利返回马来西亚。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