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仁济医院日间腹腔镜全子宫手术住院2天成常规
2016-09-08 浏览( 来源:仁济医院 
 撰稿:
 摄影:

  近日获悉,仁济医院在全国率先实现腹腔镜下子宫手术的完全日间模式。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市三甲医院妇科腹腔镜下子宫手术患者平均住院一周,而在仁济医院日间病房,患者住院平均日仅2天;目前已经完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30例,且患者人均住院费用比非日间手术病人下降近万元。

  9月5日,仁济医院副主任医师徐红顺利完成第30例日间腹腔镜子宫手术,患者第二天即出院。该患者武女士患子宫肌瘤数年,由于近期肌瘤明显增大,累及子宫球形增大,慕名来到徐红专家门诊,经B超检查子宫约达11厘米,肌瘤还伴有变性可能。病情沟通后,武女士坚决要求全子宫切除。经过全面细致的术前评估,徐红医生决定按照日间手术模式为其实施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的术前常规化验检查和麻醉科访视均在门诊完成,术前一天下午在家完成肠道准备,手术当日上午在日间手术中心办理了住院手续。最后的术前准备完善后,手术正式开始。徐红医师与助手、麻醉、护理团队熟练配合,快速而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术中几乎没有出血。术后患者恢复正常,术后第二日即出院,随访康复情况良好。

  据仁济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狄文教授介绍,仁济医院2015年6月率先在全国成立日间妇科病区,以及2015年9月在国内较早尝试日间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以来,仁济医院妇科凭借过硬的微创技术水平,目前已经开展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含同时行附件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出术、腹腔镜下单侧或双侧卵巢囊肿剥离术、腹腔镜下附件切除术以及宫腔镜下电切术。

  截至目前,仁济医院完成70余例日间腹腔镜下子宫手术,包括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30例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40例。从已经完成的30例手术来看,已经建立完善了严格的三准入机制(即患者准入、医生转入、病种准入)与规范流程,患者全部做到入院当日手术、术后第二天出院,大大方便了患者,减少了医疗费用的支出。对手术病人准入有一定要求,对手术医师的操作技能也要求更高。所有病例均手术成功,而且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没有发热和并发症。

  据悉,仁济医院妇产科近年来对日间手术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全面开展常规腹腔镜和宫腔镜手术,微创手术率高达80-90%,三、四级腔镜手术比例逐渐提高。同时,通过开展日间手术模式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实践证明,非高龄和非严重内外科疾病合并症患者完全可以在日间手术中心完成该类手术。

  腹腔镜下子宫手术主要适应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和子宫颈的癌前病变、绝经后妇女患附件囊肿需同时行子宫切除术者、严重盆腔瘀血综合征经保守治疗无效者。首先,在术前要对患者进行严格评估和充分准备。根据病人准入标准选择合适的病例,患者必须有明确的妇科手术指征,没有严重的内、外科合并症、年龄限制在70岁以下。目前在日间手术中心完成的腹腔镜下子宫手术病例年龄最大的患者是63岁。手术医师在门诊预约时即对病人精确评估并做好术前沟通。

  狄文提到,腹腔镜下子宫手术的日间模式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医疗支出,并减少了医疗资源的占用,带来明显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传统住院模式下,腹腔镜下子宫手术住院天数需要5-7天,而采用日间手术模式后缩短至2天,从去年10月至今年6月的医院数据显示,住院均次总费用由原先的22399元降至13292元,费用减少近万元。此外,还加快了病床的周转率和使用率,节约医疗成本,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有效缓解大医院“住院难、看病贵”的矛盾。在随访病人满意度调查中,患者不仅惊讶于如今医疗技术进步之快,同时感到到日间模式所带来的便捷,不仅简化了诊治流程,而且有利于病人有序地安排好工作和家庭事务,减轻了患者家属的陪护负担。

  据仁济医院副院长闻大翔介绍,目前,欧美发达国家日间手术比例约占全部手术的70%左右。而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2015年10月在第三届全国日间手术学术年会上发布的首批56个适宜日间手术病种中,妇产科仅有经腹腔镜单侧卵巢囊肿剥离术一种,占全部病种的1.78%,远低于前三位的普外科手术18种(32.14%)、泌尿外科12种(21.43%)和骨科10种(17.86%)。

  仁济医院2015年日间手术完成23642例,占全院手术的33.92%,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39.2%,日间手术的数量,难度构成均为上海市第一位。从2005年仁济医院在上海率先开展日间手术以来,已形成“集中化、规范化、流程化、信息化、精细化”日间手术管理系统,大大缓解了“入院难、手术等待床位时间长”的难题,降低患者住院负担的同时也提高了医院运行效率,节约医院成本,达到医患双赢。去年妇产科尝试腹腔镜下子宫手术的日间模式,不仅有赖于仁济妇产科学科整体领先医疗技术水平,更得益于仁济医院近十年来日间手术系统的日益完善。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