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AI系何伟娜老师连夺市级科普双奖
2025-06-04 浏览( 来源:基础医学院 
 撰稿:
 摄影:

5月24日至25日,两场科普领域的巅峰对决在上海科技节的舞台上重磅亮相。一边是以“崇尚科学、热爱科学”为主题,历时六个月,共吸引1212名选手报名参赛的第十二届的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另一边是通过创新的表演形式让科学知识跃然眼前,将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生动的舞台表现的上海市科学实验展演汇演决赛。

来自基础医学院药物学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系(药学AI系)的何伟娜老师率队演出原创科普情景短剧,斩获上海市科学实验展演汇演决赛三等奖。次日又以“微塑料主题”讲演拿下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实现科普赛道“双响炮”。本次比赛得到了课程组刘坚华老师的大力支持。

药学AI系作为上海市首批青少年创新基地,在张健主任和姚莉韵书记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围绕医药健康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发现的推广和普及工作,创建了面向“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社会大众”的全链条科普模式,近年来为60余所中小学的近千名学生开展科普和科学启蒙。显著提升受众对科学知识的广泛应用及医药重大事件的深度认知,获得了国内多方面的积极反响。

何伟娜老师作为学系青年骨干师资,本次比赛中将硬核的科普知识、新颖的讲解角度与奇幻故事架构巧妙融合,让在场观众“秒入”科学场景,揭开科学故事、揭示科学原理、引发对前沿科技的思考。

在科学实验展演汇演的舞台上,何老师及她的交医科普天团“脑洞大开”,以奇幻科普微剧《逃出大英博物馆》震撼全场。剧中流落海外的国宝小玉瓶、小铜镜和小青铜簸箕幻化为人形,运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聚沉和光散射效应,突破重重阻碍,最终归途故里。这一充满创意的科学短剧不仅斩获了决赛三等奖,更在限时六分钟的表演中引发全场观众的阵阵笑声,将科学知识以沉浸式体验深植人心。

在科普讲解大赛中,何伟娜老师以《永不消逝的TA》为主题,将日常饮水场景与微塑料污染的全球危机巧妙关联。她用“渔网”比喻微塑料的巨大表面积吸附重金属和毒素形成“毒性鸡尾酒”,并详细阐述其对环境、食物链乃至人体血液的深远影响,通过可降解材料研发、严格环境监测与个人习惯改变的多维度解决方案。在激烈的竞争中,何老师生动专业的讲解不仅获得评委青睐,摘得二等奖,更启发听众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何伟娜老师凭借化学、材料学和医学多学科背景优势,致力于构建以“跨学科融合、数字化赋能”为核心的科普新生态。目前,正在开发《“化”解健康之谜》系列科普课程。课程将融入沉浸式VR/AR体验、互动实验包、短视频与科普AI智能体等前沿科普手段,以期打造高质量科技传播学习品牌,助力营造基院良好的科普新生态。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科…
  从田野到实验室:交医团队老挝行,以One …
  王慧当选上海市侨界专业人士联谊会副会长
  上海交通大学肖湘教授一行到访海南国际医…
  医学院学指委举行教工党支部扩大会议

科研动态

  eClinicalMedicine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团…
  Nat Metab|童雪梅课题组发现高乳酸肿瘤…
  Nat Ecol Evol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课题组…
  Nat Mach Intell|张健课题组开发人工智能…
  Circulation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张冰/…

菁菁校园

  李春波名师工作室举行“心育同行·研思共…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第九党支部召开首…
  2023级临八三班班导师活动顺利举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5级海南专项研究生…
  2023级临八五班、二班联合班导师活动顺利…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解放日报·头版】近200例免费手术,成功…
  【解放日报】国庆长假,这位院士回乡动情…
  【第一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浦东校区…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