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青年科技创新分享会顺利举行
2021-03-19 浏览( 来源:团委 
 撰稿:梁超、张伟
 摄影:陶宇杰

3月16日晚,由医学院团委主办,医学院青年科技创新指导中心、医学院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承办的青年科技创新分享会在懿德楼二楼报告厅顺利举行。第十六届“挑战杯”市赛特等奖获得者、2017级生物医学科学专业本科生李欣怡,2019年“知行杯”特等奖获得者、2018级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本科生金学睿以及指导教师、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的邓国英医生做客分享会,共话创新主题,畅谈科创梦想。300余名学生聆听了本次分享会。

首先进行的是两位学生嘉宾的科创感悟分享,她们作为学生中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科创达人、各种荣誉的获得者,在科研、科创等诸多方面有着自己的思考与尝试。李欣怡介绍了自己的科研进展和未来规划,激发大家的科研热情和兴趣。她针对大家科研选题可能存在的疑惑,提出要充分研读文献、注重前瞻性等有效建议。面对科研瓶颈,她鼓励大家积极讨论、不懂就问、勇敢探索、坚持不懈。最后结合自己的经验分享了申报书的撰写技巧,并列举了学校举办的各类科创赛事,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挖掘自己的创新潜力。金学睿结合团队的实践项目阐释了社会科学类项目注重社会意义和科学性的特点。她详细分享了哲社项目开展的全过程,从组队、选题到参加不同类型比赛等各个环节,细致生动、参考性强。针对团队建设,她以自己的切身经历讲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建设良好合作关系的方法,并分享妙用思维导图梳理项目设计方案的技巧。

访谈环节,主持人和三位嘉宾就设计课题的方法、课题的创新性、参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挑战杯”的意义等一系列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交流与互动。针对科创项目的开展,三位嘉宾都有一致的见解和思考:设计课题要考虑到项目的可行性,想要创新就要基于现实,把身边的问题转化为课题并加以研究,而团队的分工和合作正是克服困难的关键。邓国英老师分享自己作为医生看待“挑战杯”等科创竞赛的意义和自己指导学生的感悟,他认为参加比赛的过程既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提升做人做事能力的平台,更是一个结识伙伴、团队合作的机会,实践中的收获将是终生受用不尽的。

青年科技创新分享会作为“乘创新风,迎挑战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科创月”系列活动之一,通过邀请在“挑战杯”等科创赛事中取得一定成就的先行者们开展交流的形式,薪火传承,打造常态化、开放式的创新互动分享体验空间,传授经验,促进医学院青年创新氛围的营造,充分挖掘发挥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创新潜力,调动医学生做科创的内在动力,为医学院培养卓越医学创新人才做贡献。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