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副院长江帆与国际学生开展亲切座谈
2021-01-19 浏览( 来源: 
 撰稿:李盼盼
 摄影:赵成

1月12日中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江帆与医学院国际学生代表于科教楼205会议室举行“医路有约 共话成长”的主题座谈会,分享交流国际学生在华学习与生活的成长经历。

座谈会由国际交流处处长许琳主持,她表示医学院始终关心国际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希望通过此次座谈进一步了解大家的成长成才情况,解答学生们的困扰疑惑,希望同学们畅所欲言。

座谈会伊始,由许琳处长宣读2020年新荣获“上海市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及“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青春足迹”留学生风采人物评选优秀奖”学生名单,江帆副院长为获奖学生代表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

获奖学生宗科和金秉燮代表研究生发言。宗科回顾自己在医学院的成长,从本科到研究生不断蜕变、不断融入,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运动会、迎新会、上海市临床技能大赛等,都是成长的印记。他感谢交医提供了优越的平台,无悔当初的选择,也希望未来可以学有所成,为中缅医疗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来自韩国的金秉燮言简意赅地分享自己的成长感受:要偶尔回顾人生总结提高;要坚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导师指引方向,也要和师兄姐保持良好的关系,从团队中得到更多帮助。

来自尼泊尔的2020级雷若华代表本科生发言。他幼时曾和家人在中国生活,返回尼泊尔后,对中国和医学的热爱让她选择交医。他希望在保持笑容、保持发量的同时精进学业,也希望更多了解中国的美食和万水千山。2016级的叶山来自加勒比海岛国巴巴多斯,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提出基础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要凭借过硬的理论知识,运用临床思维去看待和解决问题。2019级韩国籍博士研究生姜潽庚,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因交医整形外科的盛名,选择了这里,虽然新冠疫情肆虐,但在境外的8个月里,依然一如既往地感受到交医大家庭的温暖,在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在博二时候已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文章。

江帆副院长对国际学生的刻苦努力深表赞赏,并希望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为科学研究、临床学习添砖加瓦。

座谈会最后,江帆副院长以“师姐”的身份对国际学生提出了真诚的寄语。“因为喜欢,所以选择”,医学这条路学无止境,固然辛苦,唯有兴趣,方能坚持,用兴趣和爱浇灌的职业所获得的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同时也要学会体味生活,劳逸结合、调整状态、舒缓压力、打好基础、精神饱满、稳步前行,自我强大,才是对生命、对职业生涯的负责。“常怀感恩”,是每个人成长必备,有感恩之心,内心充满爱,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求学之苦会转变为医好患者时成就之甜。同时,江帆副院长也对国际学生提出了三点希望:首先,做好自我调节,积极主动融入中国的学习生活圈;其次,提升学习能力,善于使用工具,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最后,希望国际学生深入了解学校、了解中国,成为交医使者,共建交医国际学生全球大家庭。

江帆副院长表示以后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学生的面对面交流,并将韩启德院士所著《医学的温度》赠与参会的国际学生,祝福大家学有所成,新春快乐。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