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四世同堂”的致远课程《普外科学基础与进展》绪论课开课
2020-12-10 浏览( 来源:研究生院 
 撰稿:杨明杰
 摄影:崔旭雅

2020年11月26日,博士生致远荣誉课程《普外科学基础与进展》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西2教学楼606教室开课。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蔡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李宏为教授、附属仁济医院刘颖斌教授,给2020级临床医学致远博士生讲授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绪论课。

德高望重的华山医院外科学系资深教授蔡端老师以“行医之路,为医之道”为题,从振奋人心的抗疫故事追溯到我国外科学先驱裘法祖、吴孟超老前辈,从医学起源的“大医精诚”和“希波克拉底誓言”讲述到世代相传的医学情怀与担当,给学生充分诠释了什么是医学人文精神。他语重心长地指出,医师精神应当是一种高贵的精神,是诚信,是道义,是使命感。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堂和三位授课老师“四世同堂”的绪论课,真正了解我国普外科学的发展,感受学科前辈的精神,从而产生学习兴趣,树立建设学科未来并为之不懈努力的远大志向。蔡老师的课后赠言“不为良相,宁为良医,做学生的良师,做病人的益友”让在座学生备受鼓舞。

113C5

图1 蔡端老师讲授“行医之路,为医之道”

瑞金医院终身教授李宏为老师以“发展与共识,传承与思考”为题,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出发,浅谈世界医学领域各阶段发展历程,高瞻远瞩地阐述了当今医学科技前沿与发展趋势。他指出,现代医学已进入系统医学时代,从分析走向综合,从解决个别问题走向在系统层面地揭示规律和防治疾病。而医学教育的传承是对医学生的潜移默化。希望同学们记住千万不要放下手术刀,要做一名像老师一样的外科医生。

D1D0

图2李宏为老师讲授“发展与共识,传承与思考”

课程首席教师,来自仁济医院普外科的刘颖斌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外科学前世今生,涵盖从15世纪外科学起源,到外科学前辈们逐步攻克疼痛、出血、感染、休克四大阻碍外科学发展的重要难题,直到当今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现代外科学和未来外科学发展蓝图,包括3D技术的推进和医疗机器人的升级换代。他告诉学生,不要瞧不起尚处在学习阶段的自己,亦不可忘记导师的谆谆教诲,更不可丢弃学术诚信与科学精神,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外科学领域中砥砺前行,不断地磨砺意志,开拓创新。

61264

图3 刘颖斌老师讲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课后,致远博士生们与三位老师合影留念,留下了“四世同堂”精彩而珍贵的时刻。这堂绪论课以崭新的视角拉开了课程序幕,后续课程汇聚了交医各附属医院普外科学的知名专家讲授,相信一定会给学生们带来一流水平的听课体验与学习收获!

9F317

图4 三位授课老师和学生合影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