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举办“了不起的儿科医生”系列访谈活动
2020-11-20 浏览( 来源: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儿科学院 
 撰稿:
 摄影:

2020年11月18日晚,由儿科学院、医学院学业分享中心(闵行)举办的“了不起的儿科医生”系列访谈活动在闵行校区伍威权堂举行。活动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小儿普外科行政副主任、副教授褚珺,儿科学院专职副院长、麻醉科医师陈怡绮作为嘉宾讲述儿科医生的光荣与幸福,人文医学媒体“晔问仁医”公众号创始人唐晔主持。2020级医学新生们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先,褚珺分享了自己的学医成长经历。作为我国著名的航海医学专家褚新奇之女,褚珺在提及父亲时充满深情,她表示,医者家风对她选择从医之路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孩子们纯真的微笑,积极乐观的态度,较短恢复期都给医生带来了成功治愈患者的希望,是给儿科医生们最好的礼物。当提及第一台手术,褚珺没有回避,而是敢于直面过去的自己。见习期间,缺乏实践的她忘记了无菌概念,被主刀医生狠心赶出了手术室。紧张羞愧的她反省自己的过失,总结了经验,吸取了教训。第一次的碰壁没有成为她的绊脚石,而是化作垫脚石,助她触及更加辽远的长空。她表示,跟从好的人生导师,会让良好的手术理念、手术风格、医德人性助自己飞速成长。

于麻醉科从医数载,陈怡绮首先表示了麻醉科医师的重要性与工作的繁忙性。当问及医患关系,她以自身经历讲述了如何进行困难谈话,“没有一个病人家属是来医院找麻烦的。”

陈怡绮提出,作为一位医生,要做的不仅仅只是将患者疾病治好,而是如何在最短时间确定最佳救治方案,让你面前的孩子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下去。儿童是家庭的希望,你看到的不只是病,而是一个孩子,更是他背后的整个家庭。陈怡绮还向学生们详细地讲述了麻醉医师一天的工作。“一台好的麻醉手术的结果是所有人都不记得我。” 幕后的英雄体现了医生的伟大。

在提问环节,针对学生们提出的“手术的突发情况该如何处理?”,“ 医生如何告知患者家属较为严重的患者病情。”,“儿科学的发展前景”等问题,褚珺和陈怡绮都一一进行了详尽的解答。当被问及“在职业生涯中的失误时刻”,褚珺坦言,做医生会有成就感也会有挫败感,大家需要有足够强大的内心直面手术过程中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陈怡绮说:“病人也是我们的老师。”大家应先进行模拟训练,才能在真正上战场时充满底气。成功的战役往往容易忘却,然惊心动魄汗流浃背地背水一战总会难以忘怀。

最后,陈怡绮寄语在场的医学生:“用你们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你们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褚珺表示,希望全体学生追随本心,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医路漫漫,望挚爱相伴。早期的难熬,会开出未来的花!同学们表示,两位医生精彩的交流,让自己收获了满满的动力和精神食粮,增进了对儿科专业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学医理想,在今后的医学学习生涯中,将努力学习,成为服务祖国医学事业的卓越医学人才。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