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504/x_acc5080686.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504/y_fda5080691.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504/x_acc5080686_s.jpg http://www.shsmu.edu.cn/_mediafile/files/105166/1504/y_fda5080691_s.jpg 1 2
2015-04-07 浏览( 来源:第九人民医院 
 撰稿:徐英
 摄影:
 

  3月28日,在美国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附属九院房兵教授以全票通过的骄人成绩,当选为Edward H. Angle正畸医师学会委员(Edward H. Angle Society of Orthodontist,缩写为EHASO)。目前为止,美国以外的EHASO委员全球只有70名,中国仅2名,一位房兵教授,另一位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房兵教授长期从事口腔正畸、口腔颅颌面先天发育性畸形,唇腭裂继发颌面牙齿畸形、颌面创伤性、肿瘤手术切除所造成的牙颌面畸形临床和基础研究。擅长数字化隐形矫正技术,数字化个体化舌侧隐形矫正技术,传统牙套技术。在牙颌面复杂及疑难畸形的多学科联合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造诣。主要研究方向涉及口腔正畸牙齿矫正过程中牙槽骨适应性改建的相关机制,牙颌面骨骼生长发育、颌骨牙槽骨再生重建医学,正畸牙移动中的力学生物学,髁突软骨的细胞力学等方面。

  对于个人而言,成为Edward H. Angle正畸医师学会委员是一种莫大的荣誉,更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正颌-正畸联合治疗的科研、教学、临床成果达到国际水平的标志! 

  Edward Hartley Angle (June 1, 1855 - August 11, 1930)是一位美国牙科医生,是世界公认的当代口腔正畸之父。最早,他研究口腔修复学,后来,为了治疗咬合紊乱,开创了口腔正畸学,至今,国际上对于牙颌面畸形的分类还是应用Angle的分类,他建立的标准方丝弓技术也依然是临床的主流矫正技术。

  美国正畸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Orthodontist)于1930年11月Angle医生去世后用其名字命名为EHASO,至今已85周年,同年EHASO建立杂志《Angle Orthodontist》,目前是口腔正畸SCI影响因子排名第二的专业杂志。美国正畸医师学会承担着口腔正畸学教学、科研、临床技能培训的任务,是美国最权威的口腔正畸专业指导委员会。医师学会以科研、教学、临床三位一体为宗旨,成立初期,其委员均来自美国50所口腔医学院的院长、正畸科主任、颅颌面中心主任,以及一些有科研成果的开业专科医师。随着其医教研和杂志在世界上影响力的逐渐提升,EHASO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权威的正畸专业领袖,并开始接纳国际委员。

  据房兵教授介绍,加入这个医师学会有历时3年的严格考核制度,第一年需要学会中的两名(其中一名是Honor委员)委员推荐,然后提交学历、工作简历、原始研究课题、发表文章和承担教学课程名称等履历,经过推荐人审核呈交执行委员审核;第二年作为预备委员参加会议,观摩答辩过程,并向学会提交未发表过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临床研究论文并附3例优秀病例的治疗过程、结果、长期稳定性效果;学会指定专人评审论文指导修改;第三年参加学会全委会进行申请答辩,然后由全委会投票决定。

  此次参会答辩,房兵教授以临床报告“牙颌面骨性畸形的正颌正畸联合治疗”向评委们呈现了精美和稳定的治疗结果,加上科研报告“成人矫正牙槽骨改建规律的相关研究”,其基础研究课题的合理设计和详实的结果与临床治疗题目相互呼应,为成人牙颌面畸形的矫正,提供了从科学理论到实践的指导,使全体委员深深感受到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正颌-正畸联合治疗平台强大的实力。最后,房兵教授以全票通过的骄人成绩当之无愧地成为EHASO委员,同时让来自全世界正畸界的学科带头人们对上海九院的强大实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海九院正颌-正畸中心是由邱蔚六院士21年前创新性地提出建立,先后由袁文化教授、唐友盛教授、沈国芳教授直接领导。房兵教授于20年前加入发展至今,目前是该中心的负责人。如今的上海九院正颌-正畸中心已经处于国内同行领先水平。

  邱蔚六院士常常说:“从哲学思想看,当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是需要创新生产方式的时候了”。21年前,就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创新,使得上海九院正颌、正畸两个学科,能够共同得到长足的发展,同时口腔牙颌面骨骼畸形的治疗也达到了目前国际先进水平的三赢局面。

  房兵教授坦言:和所有九院口腔人一样,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启程是一种非常的荣幸!

 

 

  专家简介

  房兵,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科室副主任,正颌正畸中心负责人。

  国际牙医学院院士(FICD)、Edward H. Angle正畸医师学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外正颌学组副组长、上海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合学及颞颌关节疾病专委会常委、中华口腔医学正畸学专委员会常委;《中国口腔颌面外科》、《中国实用口腔科》、《中华口腔医学研究》、《中华口腔正畸学》等杂志编委;Journal of craniofacial orthodontics审稿专家。

  近年来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60篇,SCI收录20篇,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上海市科委项目5项,主译著作2部,主编著作1部,参编著作5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先后参与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先后获得上海市交通大学三八红旗手,医学院三八红旗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五下午

  特需门诊时间:星期一、四上午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