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故事】王诗韵:青春诗篇 墨韵留香
2019-07-03 浏览( 来源: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 
 撰稿:
 摄影:

【编者语】又到离歌响起的夏天,校园里总能看见三五成群穿着学位服合照的身影,是一道不容忽视的风景线。站在人生的阶梯上和过去告别,站在时光的渡口走向未来……这个毕业季,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和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继续推出毕业故事栏目,用文字凝结那些难忘时光里的故事,也期待着更加美好的守护健康的明天!

本期人物:王诗韵 2015级博士研究生

如果把青春比喻成一首隽永的诗,那么字里行间蕴含着的是莘莘学子对于未来的无限期待和向往,而梦想是这首诗的主旋律,泼墨挥毫时吐露着迷人的芬芳。放飞青春梦想,书写华彩篇章,追梦,我一直在路上。

谈起我对上海交大医学院的第一印象,至今还停留在研究生招生宣传手册上那红墙白瓦的法式建筑和粉黛如染的玉兰。一定是某种特别的缘分,让我第一眼就被这景象深深地吸引,悄悄播下了梦想的种子。用辛勤浇灌,梦想总会开花,那一年,我如愿踏进医学院的校园,师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贾伟平教授,开启了一段难忘的追梦之旅。

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创新的想法在学习中激发。在进入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从事科研训练和学习期间,我致力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分子遗传学机制研究,期望通过解读遗传密码,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在导师及课题组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著5篇,其中2篇SCI单篇影响因子大于5分,并以第一负责人成功申请2017年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创新基金”课题一项。通过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我不仅开拓了眼界,同时也多次收获了亚洲糖尿病年会包括TravelGrant和YoungInvestigator Award在内的口头发言和壁报展示奖。

人生因奋斗而绚丽,青春因拼搏而多彩。在个人学业取得进步的同时,我也兼任了多项学生工作,积极贡献青春力量。从医学院研究生委员会委员到第六人民医院研究生会主席,从医学院研究生党总支宣传委员到第六人民医院研究生党支部副书记,对待每一项工作,我都努力做到最好。尤其在党建研究方面,作为第一负责人连续两年成功申报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研究课题并获奖。正是基于不同工作岗位的锻炼,我积累了一系列的学生和党建工作经验,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多次获得上海交通大学“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党员”等荣誉称号。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作为一名医学生,除了要有“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责任和担当,也要有诗和远方。2018年7月,我得知共青团上海市委招募志愿者远赴云南和缅甸边境——沧源佤族自治县,开展首届“青春上海·情系云南”青年志愿服务沧源扶贫专项行动。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通过层层选拔,有幸成为首批医疗志愿服务实践团成员,前往云南沧源县开展为期3周的志愿服务工作。边境地区落后的医疗卫生状况、尚不规范的诊疗实践、缺医少药的乡村卫生院所,都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以青春之名,践行医学使命,在即将投入临床工作岗位的我,希望将来有更多机会投身于医疗志愿服务,利用专业知识去帮助需要的人群。

花开四季,时光流转,红墙白瓦见证着交医的变迁和发展。青春的诗篇还在续写,岁月芳华,历久弥香,愿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全力以赴,不畏前行。




 
正文 关键字 摘要 作者 来源 栏目 日期

学院快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工党委举办入党积极…
  工青妇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深入…
  公共卫生学科沙龙系列讲座顺利开讲
  基础医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杭州市生…
  行走的党课之“从中共一大会址到中共四大…

科研动态

  Hypertension | 公共卫生学院王慧/李晓光…
  EHP | 汪一心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发现职业…
  Lancet Digital Health | 临床研究中心冯…
  Nature Communications | 交大俞章盛教授…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全球健…

菁菁校园

  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举办师生…
  医学院闵行校区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
  “医路同行·携手共进”——2022级临床医…
  “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与“钱伟长…
  贺明做客健康中国课程讲述《解码衰老密码…

媒体聚焦

  【光明日报·头版】做好医学学问,既要“…
  【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版面头条】跑出新医…
  【中国青年报·5版】全国首个AI解剖课怎么…
  【Shanghai Daily】AI Being Integrated …
  【光明日报】上海交大启动全国首个医工交…
欢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我要投稿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