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实验技术中心 > 正文 >
实验技术中心

实验诊断学教学大纲

2014-08-27 10:46:53   点击:

课程性质与目的

实验诊断学是论述通过实验检测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它是一门重要的临床与基础医学间的桥梁学科,也是临床医学与实验医学研究都必须具备的一门独立学科。近年来,医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飞速发展,实验诊断学也因此以每年40%左右的速度在更新。通过对临床一般检验的学习和实际训练,使学生理解实验诊断对临床诊治的重要性,学会正确评价实验结果。

课程的设置与要求 
本课程设置为三大部分,由理论授课和相关实验课及PBL教学组成。课程重点讲授各种检测手段的临床应用及分析,以全英文PPT,辅以英文或中文授课;课程充分考虑学生从基础学习向临床过渡的衔接;课程的实验课时数占总学时的1/3,学生以自主实验为主,辅以部分录象、示教及见习的教学安排。 
本课程的设置理论课内容包括临床血常规检测、尿常规检测、骨髓细胞学检查以及临床生化、免疫、微生物及分析生物学检测;实验课内容包括基础实验(血常规检测、尿常规检测、骨髓细胞学检查、止凝血检查)和综合实验(HBV DNA定量检测)及检验科见习。PBL教学以围绕一个问题展开的教学和讨论,以启发学生的临床思维,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了解实验室检查的评价。 
本课程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主,培养实事求是、综合分析和创新能力,为临床后期学期和科学研究奠定良好基础。为适应诊断技术的新发展,教研室及时调整、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临床血液学一般检验
【目的要求】
1.掌握:外周血细胞计数的方法和临床意义;Hb、Ret、Hct、RDW、红细胞三个平均指数、血沉、测定的方法和临床意义;贫血实验室诊断;溶血实验室检查。
2.熟悉:血细胞分类、血细胞形态异常的意义。
3.了解:血液分析仪全血细胞计数的内容和参考值。
【教学时数】 理论课3学时
【讲授内容】
1.血液一般检验:
(1)外周血细胞计数方法、参考值;临床意义
(2)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参考值、临床意义。
(3)红细胞比容测定方法、参考值、临床意义。
(4)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方法、参考值、临床意义。
(5)红细胞三个平均指数方法、参考值、临床意义。
(6)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方法、参考值、临床意义。
(7)血涂片检查方法、临床意义。
2.血液分析仪:检测项目和参考值。
3.贫血的检查:贫血的诊断和分型、溶血检查、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和分类。
【自学内容】
1.红细胞的起源、主要生理功能。
2.五种白细胞的起源、主要生理功能。
3.血红蛋白分子检查。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Howell-Jolly小体、中性粒细胞核左移、中性粒细胞核右移;血管内溶血、血红蛋白病
2.问答题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的临床意义?
(2)白细胞计数与分类的临床意义?
(3)溶血性贫血的分类检查

二、骨髓细胞学检查
【目的要求】
1.掌握:骨髓细胞的发展规律,增生程度分级及粒/红比值变化的临床意义。
2.熟悉: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的应用与评价。
3.了解:造血的一般概念,血细胞的形态特点,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和骨髓检查特点。
【教学时数】 理论课3学时;
【讲授内容】
1.骨髓细胞检查:血细胞发育一般规律和形态特征、正常骨髓涂片检查结果分析
2.血液病骨髓象及血象的特征: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
3.血细胞化学染色法: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染色、非特异酯酶、铁染色。
【自学内容】
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和骨髓检查特点;造血和血细胞生成的概念;红细胞的起源、主要生理功能;五种白细胞的起源、主要生理功能。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全能干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粒红比例
2.问答题
(1)血细胞发育演变的一般规律如何?
(2)正常骨髓象各系统各阶段的正常范围?
(3)骨髓增生程度分级及临床意义?
(4)缺铁性骨髓象与血象特征?
(5)急性白血病骨髓象与血象特征?
(6)试述常用细胞化学染色(POX、ALP、Fe染色)的临床鉴别意义?

三、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
【目的要求】
1.掌握:血栓止血基本理论及其病变的机制,血栓止血筛选检查的应用与评价。
2.熟悉:出血和血栓性疾病诊断试验的选择。
3.了解:血栓止血特殊检查的应用。
【教学时数】 理论课3学时;
【讲授内容】
1.止血与凝血的机制。
2.血栓止血筛选检查的应用与评价:血小板计数(PT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检测(Fg)等。
3.血栓与出血性疾病的诊断试验:血友病、血小板疾病、肝病、DIC和血栓形成等。
【自学内容】
血栓止血的特殊检查。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出血、血栓形成、血友病、DIC、血小板聚集和黏附
2.问答题
(1)简述止血与凝血基本机制。
(2)血小板计数增高和减低的临床意义?
(3)检查不同凝血缺陷的筛选试验如何选择?其参考值与临床意义?

四、体液(粪便)的一般检查
【目的要求】
1.掌握:尿液一般检验、粪便检验及隐血试验、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2.熟悉:浆膜腔积液检查的意义。
3.了解:尿液分析仪检测项目参考值。尿液、粪便标本采集和保存方法。精液、前列腺液和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意义。
【教学时数】 理论课3学时
【讲授内容】
1.尿液检验
(1)一般检验:一般检查中的性状、颜色、酸碱度、比密及临床意义;化学检查中的尿蛋白、尿糖、临床意义。
(2)显微镜检查:尿液中细胞、管型、结晶体的检查和临床意义。
(3)尿液分析仪:检验项目参考值。 
2.浆膜腔积液检查:浆膜腔积液的实验室检查及意义。
3.粪便检验
(1)一般检查:性状、颜色临床意义。
(2)显微镜检查:细胞、寄生虫卵等的临床意义。
(3)隐血试验:方法与临床意义。
【自学内容】
尿液形成原理;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检查的方法和意义。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渗出液、漏出液、柏油样便、隐血试验、肉眼血尿、镜下血尿、蛋白尿、尿管型
2.问答题
(1)尿液理学检查、化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2)粪便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常见的寄生虫卵、原虫有哪些?
(3)粪便隐血试验的标本要求、干扰因素和临床意义。

五、临床生化检查(一)
【目的要求】
1.掌握:肝脏疾病时血浆蛋白质变化及临床意义。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载脂蛋白等检查项目参考值及临床意义;血清肌钙蛋白的临床意义。血清心肌磷酸肌酸激酶活力改变的意义。
2.熟悉:常用的肝脏功能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脂质代谢异常与疾病。
3.了解:肝脏疾病时血糖变化、胰腺疾病常用酶的检测。
【教学时数】 理论课3学时
【讲授内容】
1.血糖:葡萄糖测定、葡萄糖耐量测定
2.蛋白质代谢检验: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比例,蛋白电泳检查、白蛋白检测。
3.胆红素检查:胆红素、总胆红素测定。
4.肝脏疾病血清酶学检验:如ALT、AST、γ-GT、ALP、AFU等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5.临床血脂概述:血浆脂蛋白分类及其特点,载脂蛋白及其功能,脂质代谢相关酶及蛋白。
6.血脂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载脂蛋白的测定原理及临床意义。
7.脂质代谢异常与疾病 
8.心肌梗死:肌钙蛋白、肌酸激酶等在诊断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自学内容】
胰腺疾病常用酶的检测。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血清总蛋白、血清蛋白电泳、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
2.问答题:
(1)血清蛋白电泳图谱的临床意义?
(2)肝血清酶学检查的分类及其临床意义?
(3)简述溶血性黄疸、梗阻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时胆红素的代谢。
(4)常用脂蛋白测定的项目有哪些?
(5)肌钙蛋白、肌酸激酶等在诊断心肌梗死有何应用?

六、临床生化检查(二)
【目的要求】
1.掌握:常用肾功能检验方法及临床意义。血气分析、酸碱平衡检测的临床应用。
2.熟悉:其他肾功能检查、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3.了解:尿蛋白选择性指数检测的原理及临床意义、肾内分泌功能检测。血清K+,Na+,Cl-测定及临床意义。
【教学时数】 理论课3学时
【讲授内容】
1.肾小球功能测定:血清尿素、肌肝、内生肌肝清除率、血氨甲酰血红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
2.近端肾小管功能检测: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等测定原理及临床意义。
3.远端肾小管功能检测:浓缩稀释试验、尿渗量测定、原理及临床意义。
4.血电解质 血清K+,Na+,Cl-的调节及紊乱机制;血清K+,Na+,Cl-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5.血气分析和酸碱平衡检测:pH、PaO2、PaCO2、P50、TCO2、CO2CP、AB、SB、BB、BE、AG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6.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自学内容】
1.血清尿酸测定。
2.尿蛋白选择性指数检测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3.肾内分泌功能检测。
4.其他肾功能检查
5.血清K+,Na+,Cl-测定方法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内生肌酐清除率、尿渗量、高钾血症、低钾血症、二氧化碳结合力、血氧饱和度、碱剩余、阴离子隙
2.问答题
(1)血清尿素、肌肝测定和内生肌肝清除率测定的临床意义?
(2)肾功能试验的选择和应用有哪些方面?
(3)血气分析参数的意义及对判断酸碱平衡的意义。
(4)血K+,Na+,Cl-测定的临床意义。

七、遗传性疾病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诊断
【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遗传性疾病的基因诊断。
2.熟悉:常见遗传性疾病的病因,基因治疗。
3.了解:诊断分子生物学在遗传学实验室的发展前景。
【教学时数】 理论课3学时
【讲授内容】
1.概述
2.常见遗传性疾病的发生与基因诊断:血红蛋白分子疾病;先天性代谢缺陷病;诊断分子生物学在遗传学实验室诊断上的发展前景。
3.基因治疗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反义技术、基因治疗
2.问答题
(1)有哪些原因可导致血红蛋白分子病?
(2)常见的基因诊断技术有哪些?简述其原理。


八、临床免疫学检验
【目的要求】
1.掌握:临床免疫学检测中常规检测项目的参数值范围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2.了解:临床免疫学诊断涉及的范畴,相应范畴的主要检测项目及原理,各项目检测方法和指导临床疾病诊断的意义。
【教学时数】 理论课3学时
【讲授内容】
1.体液免疫功能的检测:血清免疫蛋白的检测、血清补体检测、体液免疫相关其他检测,检测原理,包括临床参数值的指导意义。
2.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T/B淋巴母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T/B淋巴母细胞功能检测等及自然杀伤细胞、异嗜细胞功能检测,包括介绍各种表面标志物的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及参数值范围;细胞功能检测的主要方法、原理和意义,几种常见细胞因子的检测方法简介。
3.肿瘤标志物的检测:肿瘤标志物的分类、主要肿瘤标志物检测,包括具体标志物特性,检测方法,参数值范围,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
4.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测: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及相关因素的检测,包括方法和临床意义。
5.移植免疫的实验室检测:免疫学检测在移植中的应用,包括组织配型、免疫排斥反应的监测等。
6.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测及其他:主要用于病毒、细菌及其他微生物感染后的免疫相关主要血清学检测。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Tumor marker,,TAA,TSA,AFP,ANA,RF,Westernblotting,ENA
2.问答题
(1)叙述常用的tumor marker的临床意义。
(2)叙述tumor marker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原理。
(3)了解TORCH英文组合词的含义与应用。
(4)叙述各种常用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5)叙述肝炎病毒感染监测的免疫标志物及意义。
(6)叙述 ANA测定的方法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7)诊断SLE的指标有哪些?
(8)叙述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测定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九、临床病原学检查
【目的要求】
1.掌握:病原学实验诊断的意义和基本原则;各种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2.熟悉:细菌耐药性和医院感染检测和临床意义。
3.了解: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病原体检测的特点。
【教学时数】 理论课3学时
【讲授内容】
1.基础理论:临床病原学检查意义、基本原则。医院感染、性传播性疾病细菌耐药性的概念和检查方法。
2.常用检验项目:直接显微镜检查、病原体分离培养和鉴定、病原体抗原检测、病原体核酸检测、病原体抗体检测的原理和意义、各种检测项目在诊断不同病原体感染的选择和应用。
【自学内容】
寄生虫感染检查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性传播性疾病、医院感染、耐药性、MRS、PRSP、VRE、ESBL
2.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