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一)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举起共产主义的旗帜,就在自己的纲领中写上了铲除私有制,消灭剥削,就始终不渝地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直接奋斗目标是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但我们党毫不隐瞒地亮出自己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政治主张。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时,我们党的最终奋斗目标也没有动摇。在共产主义大目标指引下,我们党领导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已经经历了两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进程。一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二是顺利地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现在党领导人民正在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作为共产党人,既要始终坚持这一奋斗目标,又要科学地理解这一奋斗目标,才能真正提高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任何政党都有自己的纲领,通过纲领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我们党为什么要以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共产主义能不能实现?这是每个共产党员和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必须深刻思考、正确回答的问题。

    (一)共产主义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进步、最合理、最美好的社会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依据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作过科学预测。他们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按其成熟程度的不同,又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其低级阶段为社会主义社会,其高级阶段为共产主义社会。为了增强人们对未来社会的理解,马克思还专门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远景。他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一一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描绘,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第一,共产主义社会是彻底消灭私有制和阶级、阶级差别的社会;第二,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第三,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第四,共产主义社会是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人们能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第五,共产主义社会是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消灭,一切重大社会差别消失,政党和国家都会消亡的社会。

    以上这些特征只是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大致轮廓,但它已经向我们表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合理、最美好的社会。中国共产党把实现这样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仅代表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最高利益,而且表明了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壮丽的事业,一切共产党人都应该为实现这一党的最终目标而努力奋斗。

    ()共产主义的实现有其坚实的基础和科学的根据

    消灭人类社会中的不合理现象,建立一个美好的社会,自古以来的许多思想家就提出了种种设想。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限制,这些设想陷入了空想。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则不同,它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也不是主观臆造,它有着坚实的基础和科学的根据。

    第一,共产主义的目标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认识基础上的。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详尽地分析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由某个人、某个集团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社会内部生产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社会形态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革,人类社会将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阶级的社会,它也必然要经历一个产生、发展到灭亡的过程。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剥削制度、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思想、政治、文化的巨大进步,最后必然发展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尽管这一规律的实现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但最终,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第二,共产主义目标的实现有其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规律是不会自发实现的,它是通过人类的自觉活动而实现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不仅在于它阐明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还在于它指出了无产阶级是埋葬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社会力量。这是因为,无产阶级是大工业的产物,大工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无产阶级最富有组织性、纪律性和团结精神,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经济地位极其低下,处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底层,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因此它反对私有制和一切形式的剥削。生产和斗争实践使无产阶级最富有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能够成为一切被剥削阶级利益的代表。这些特点决定了无产阶级成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一一共产党,以及在它的领导下的人民大众,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力量。

    第三,共产主义的实现有其现实途径。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国际工人运动斗争经验的基础上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进一步证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道路,不断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现实途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趋势。当然,由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的具体方式,可以根据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决定,不可能是一种模式。但马克思主义认为,由于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同属一种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已具有共产主义的某些因素,如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通过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的雄厚物质基础;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群众,共产主义新人正在不断成长。随着共产主义因素的生长和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逐步具备。

    (三)科学地理解党的奋斗目标

    提到党的奋斗目标,有些同志就认为,共产主义社会虽然美好,但是它离我们太遥远了,把它作为理想来奋斗,没有现实意义。

    我们认为,对共产主义的含义要有科学的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既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又是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还是在这种思想体系指导下所从事的一种运动。实际上,共产主义作为一种运动,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因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过程,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由低到高逐步向前发展的过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就拿我们中国来说,我们已经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进行革命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消灭了剥削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表明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一一社会主义阶段的某些目标在我国已经实现。尽管我们目前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但不容置疑,它已经是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每前进一步,也就是向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接近一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提出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了实现现代化,又分为三步走,每一步都有具体的战略目标,即温饱→小康→现代化。现在第二步战略目标已基本实现,接下来是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而奋斗。党的十五大又把它分为三个阶段性目标:下个世纪的第一个10,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到那时,我们党又会提出再下一步的战略目标,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就是由达到这样无数的目标之后实现的。这是需要几十代甚至更多代人的努力才能做到的伟业。

    对共产党员个人来说,只能直接为实现他本人所处的历史阶段的一个或几个具体目标努力,以此来为共产主义的大厦添砖加瓦。在当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工作,就是在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说:“我们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前进的,忘记远大目标,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努力奋斗,同样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

    二、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后必然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十五大党章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理,明确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会有曲折和反复,但是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社会主义必然逐步取得胜利。但是二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较长时间地处于相对稳定和发展的阶段,个别资本主义国家还能高速度地发展经济;而社会主义事业在前进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失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低潮。这些情况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性产生怀疑,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更有生命力?在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道路面临严重挑战之际,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新情况,把握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首先,我们要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是从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角度,主要以英、法、德三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为对象来阐述资本主义灭亡、共产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它所揭示的是基本原理。至于说这种必然性在各个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以什么样的条件和方式体现出来,则需要进行具体分析。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惟有英、法、德等国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社会基本矛盾暴露得比较充分,无产阶级力量也最强大,因而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无产阶级革命只有在几个发达的国家同时进行才能取得胜利。到了列宁时代,情况有所不同。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客观事实,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并由此得出了资本主义有可能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结论在当时都是正确的,因为他们的分析是建立在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时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的。如果列宁固守马克思、恩格斯的结论,他就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同样,我们今天的时代和环境与列宁时期已大不相同。如果我们今天仍然盲目地套用列宁的某些结论,那么,我们就无法适应新形势,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相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并不等于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个别结论都原封不动地用于今天的实际;而照抄照搬他们的结论在实践中碰壁,也不等于他们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不科学;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并不是说资本主义马上灭亡;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也并不意味着共产主义的实现指日可待。只有深刻地而不是肤浅地、辩证地而不是机械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才能正确地把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个规律的科学含义,增强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